参苓白术散功效主治

参苓白术散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健脾益气、渗湿止泻的功效。该方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莲子、薏苡仁、砂仁、桔梗、扁豆等药物组成,适用于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所致的多种病症。

参苓白术散的主要功效包括:健脾益气,增强脾胃功能;渗湿止泻,改善因脾虚引起的腹泻症状;补中益气,提升机体正气,改善乏力、食欲不振等情况。此外,该方还能调和中焦,促进水谷精微的吸收与输布,对慢性腹泻、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等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参苓白术散常用于治疗脾虚湿盛型的泄泻,如慢性肠炎、小儿厌食、久泻不止等。同时,也可用于体虚易感、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四肢无力等症状的调理。对于因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导致的脾胃虚弱患者,使用本方可有效恢复脾胃功能,改善整体体质。

需要注意的是,参苓白术散属于补益类中药,适用于虚证,实热证或湿热内蕴者不宜使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病情,在中医师指导下合理用药,以达到最佳疗效。

(0)
admin
上一篇 2025年8月10日 下午11:44
下一篇 2025年8月10日 下午11:51

相关文章

  • 桂枝茯苓丸的功效与作用

    桂枝茯苓丸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源自《金匮要略》,由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药五味药材组成。该方剂主要用于活血化瘀、温经通络,具有调和气血、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以下是关于桂枝茯苓丸的功效与作用的详细介绍: 一、主要功效 1. 活血化瘀:桂枝茯苓丸中的桃仁、丹皮、芍药等成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消除体内瘀血,适用于因血瘀引起的各种症状。 2. 温经散寒:桂枝具有…

    2025年8月4日
  • 枳实的作用和功效

    枳实,又称枳壳,是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苦、辛、微寒,归脾、胃经。在中医中,枳实具有行气消积、化痰散结的功效,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调理。 首先,枳实能够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对于因气滞导致的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等症状,枳实用药后可明显缓解不适,尤其适用于食积停滞或脾胃气滞引起的消化不良。 其次,枳实具有良好的化痰作用,常用于…

    2025年8月1日
  • 藤三七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藤三七,又名落葵薯、豆瓣菜、马齿苋等,是一种常见的药食两用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其全株可入药,具有多种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 **一、藤三七的功效与作用** 1. **清热解毒** 藤三七性凉,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作用,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疮疡肿毒等症状。 2. **凉血止血** 藤三七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能够增强毛细血管的韧性,有助于止血和…

    2025年8月7日
  • 透骨草全株图片

    透骨草全株图片是一张展示透骨草植物整体形态的图像,通常包括其茎、叶、花和果实等部分。透骨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学名为Pellionia ternata,属于荨麻科植物。它的全株可入药,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的功效。 在透骨草全株图片中,可以看到其茎呈直立或匍匐状,表面有细小的绒毛。叶片为卵形或椭圆形,边缘有锯齿,叶面光滑或有短柔毛,叶背则较为密生绒毛。花朵较…

    6天前
  • 姜半夏功效作用与主治

    姜半夏是中药中的一种,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加工品,经过生姜和白矾等辅料炮制而成。其性味辛、温,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 姜半夏主要用于治疗因湿痰阻滞引起的咳嗽痰多、胸脘痞闷、恶心呕吐等症状。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胃炎、消化不良等疾病。此外,姜半夏还能缓解因痰湿导致的头晕目眩、心下痞满等不适症状。 在中医理论中,…

    2025年8月9日
  • 西洋参服用方法

    西洋参,又称花旗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常用于改善疲劳、增强免疫力、调节血糖等。正确服用西洋参,可以充分发挥其药效,避免不良反应。以下是西洋参的几种常见服用方法: 1. **泡水饮用** 将西洋参切片或研磨成粉,取3-5克放入杯中,加入沸水冲泡,盖上盖子焖10-15分钟即可饮用。可反复冲泡,直至无味。此法适合日常保健,方便快捷。…

    2025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