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酥在中医中主要用于治疗心腹疼痛、痈肿疔疮、咽喉肿痛等症状。它具有解毒、消肿、止痛、开窍醒神等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蟾酥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蟾毒素、蟾蜍配基等,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和强心等作用。
蟾酥的采集通常是在春季至秋季期间进行,将蟾蜍的耳后腺分泌物取出后,经晒干或低温干燥制成。由于其毒性较强,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剂量,并由专业医师指导,以免发生中毒反应。
在中医药典籍中,蟾酥被列为“有毒”药材,因此在使用时需特别注意安全问题。近年来,随着对蟾酥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其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也逐渐扩展,成为开发新型药物的重要来源之一。
总之,蟾酥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在中医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为现代医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然而,因其毒性较大,使用时应谨慎,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