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区眼睛保健穴位

眼睛保健是现代人越来越关注的健康话题,尤其是在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情况下,眼部疲劳、干涩、视力下降等问题日益普遍。中医认为,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可以有效缓解眼疲劳、改善视力、预防眼部疾病。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眼睛保健穴位及其作用:

1. **睛明穴**
位置:位于内眼角稍上方,眼眶内侧边缘凹陷处。
作用:缓解眼疲劳、改善视力、治疗近视、迎风流泪等。

2. **攒竹穴**
位置:位于眉头内侧凹陷处。
作用:缓解头痛、眼胀、视力模糊,常用于治疗视疲劳和青光眼。

3. **鱼腰穴**
位置:位于眉毛中点处。
作用:改善眼睑下垂、缓解眼疲劳、减轻眼部肌肉紧张。

4. **丝竹空穴**
位置:位于眉梢的凹陷处。
作用:缓解眼痛、头痛、目赤肿痛,对偏头痛也有一定疗效。

5. **太阳穴**
位置:位于耳前,眉梢与耳尖连线中点处。
作用:缓解眼疲劳、头痛、眩晕,是常用的放松穴位。

6. **四白穴**
位置:位于瞳孔直下,颧骨下方凹陷处。
作用:改善视力、缓解眼睑痉挛、治疗眼干、眼涩。

7. **承泣穴**
位置:位于瞳孔正下方,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作用:改善视力、治疗近视、眼睑下垂、眼睑肿胀。

8. **瞳子髎穴**
位置:位于外眼角,眼眶外侧的凹陷处。
作用:缓解眼痛、眼红、视物模糊,对改善视力有帮助。

**按摩方法建议**:
每天早晚各一次,用指腹轻轻按压每个穴位约1-2分钟,可配合轻柔的揉按或点按。坚持一段时间后,能明显改善眼部不适,提升视觉清晰度。

总之,通过科学地按摩这些穴位,不仅可以缓解眼疲劳,还能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对于长期用眼的人群来说,这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护眼方式。

(0)
admin
上一篇 2025年7月5日 下午1:26
下一篇 2025年7月5日 下午1:35

相关文章

  • 鄞州区抓中药

    抓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种重要治疗方式,指的是根据中医师的处方,从中药柜中挑选合适的中药材,并进行称量、包装,供患者煎煮服用。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中医药的辨证施治理念,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抓中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了多种药物的性味归经和功效。随着中医药的发展,抓中药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操作流程。在中药房中,通常设有多个药…

    2025年8月22日
  • 鄞州区铁皮石斛的作用

    铁皮石斛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属于兰科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其药用价值极高,被誉为“中华九大仙草”之一,具有多种保健和治疗作用。 首先,铁皮石斛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它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和生物碱,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对预防疾病有积极作用。 其次,铁皮石斛具有滋阴清热的功效。在中医理论中,铁皮石斛性微寒,味甘,归肺、胃、肾经,常用于治疗…

    2025年7月31日
  • 鄞州区玉簪花的功效与作用

    玉簪花,又称玉簪、白萼、玉春棒等,是百合科玉簪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优雅的花朵和药用价值而受到人们的喜爱。玉簪花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首先,玉簪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其性凉,味甘、微苦,能够清除体内的热毒,适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症状。在中医中,常用于缓解因上火引起的不适。 其次,玉簪花有润肺止咳的作用。它…

    2025年9月1日
  • 鄞州区疏肝健脾化痰中成药

    疏肝健脾化痰中成药是中医治疗肝气郁结、脾虚湿盛、痰湿内生等证候的常用药物。这类药物多由多种中药配伍而成,具有疏肝理气、健脾化湿、祛痰止咳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因情绪不畅、饮食不节、脾虚湿困等引起的多种症状。 常见的疏肝健脾化痰中成药包括: 1. **逍遥丸**:主要用于肝气郁结、脾胃虚弱所致的胁肋胀痛、食欲不振、月经不调等症。其主要成分有柴胡、当归、白芍、白术、…

    1天前
  • 鄞州区养肺清肺最好的茶

    养肺清肺是现代人越来越关注的健康话题,尤其是在空气质量不佳、生活压力大的情况下,保护肺部健康显得尤为重要。而喝茶,作为一种传统养生方式,被广泛用于调理身体、清肺润燥。以下是一些养肺清肺效果最好的茶: 1. **罗汉果茶** 罗汉果被誉为“东方神果”,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适合长期吸烟、嗓音嘶哑或经常咳嗽的人饮用。将罗汉果切开,用热水冲泡,口感甘甜,非…

    2025年8月28日
  • 鄞州区南极虾油的功效与作用

    南极虾油是从南极海域的磷虾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油脂,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不仅含有丰富的Omega-3脂肪酸,还含有抗氧化物质如虾青素和磷脂,具有多种健康功效与作用。 首先,南极虾油有助于心血管健康。其中的Omega-3脂肪酸能够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水平,减少炎症反应,改善血液循环,从而有助于预防心脏病和中风等心血管疾病。 其次,南极虾油…

    2025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