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眼睛保健穴位

眼睛保健是现代人越来越关注的健康话题,尤其是在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情况下,眼部疲劳、干涩、视力下降等问题日益普遍。中医认为,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可以有效缓解眼疲劳、改善视力、预防眼部疾病。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眼睛保健穴位及其作用:

1. **睛明穴**
位置:位于内眼角稍上方,眼眶内侧边缘凹陷处。
作用:缓解眼疲劳、改善视力、治疗近视、迎风流泪等。

2. **攒竹穴**
位置:位于眉头内侧凹陷处。
作用:缓解头痛、眼胀、视力模糊,常用于治疗视疲劳和青光眼。

3. **鱼腰穴**
位置:位于眉毛中点处。
作用:改善眼睑下垂、缓解眼疲劳、减轻眼部肌肉紧张。

4. **丝竹空穴**
位置:位于眉梢的凹陷处。
作用:缓解眼痛、头痛、目赤肿痛,对偏头痛也有一定疗效。

5. **太阳穴**
位置:位于耳前,眉梢与耳尖连线中点处。
作用:缓解眼疲劳、头痛、眩晕,是常用的放松穴位。

6. **四白穴**
位置:位于瞳孔直下,颧骨下方凹陷处。
作用:改善视力、缓解眼睑痉挛、治疗眼干、眼涩。

7. **承泣穴**
位置:位于瞳孔正下方,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作用:改善视力、治疗近视、眼睑下垂、眼睑肿胀。

8. **瞳子髎穴**
位置:位于外眼角,眼眶外侧的凹陷处。
作用:缓解眼痛、眼红、视物模糊,对改善视力有帮助。

**按摩方法建议**:
每天早晚各一次,用指腹轻轻按压每个穴位约1-2分钟,可配合轻柔的揉按或点按。坚持一段时间后,能明显改善眼部不适,提升视觉清晰度。

总之,通过科学地按摩这些穴位,不仅可以缓解眼疲劳,还能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对于长期用眼的人群来说,这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护眼方式。

(0)
admin
上一篇 2025年7月5日 下午1:26
下一篇 2025年7月5日 下午1:35

相关文章

  • 运城市麦芽的功效与作用

    麦芽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是传统食品原料,通常由大麦种子经过发芽、干燥制成。它在中医和现代营养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首先,麦芽有助于消化。它含有丰富的淀粉酶和蛋白酶,能够促进胃液分泌,帮助分解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从而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对于因饮食不当引起的腹胀、胃酸过多等问题,麦芽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其次,麦芽具有健脾开…

    2025年8月5日
  • 运城市经视养生会

    《经视养生会》是一档以健康养生为主题的电视节目,由山西广播电视台经视频道推出。该节目致力于普及科学养生知识,提升观众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质量,深受广大中老年观众的喜爱。 节目内容涵盖中医养生、营养饮食、运动健身、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邀请专业医生、营养师、健身教练等专家进行讲解,结合实际案例,为观众提供实用、可操作的健康建议。同时,节目还通过访谈、现场演示、互动问…

    2025年7月4日
  • 运城市燕窝的功效

    燕窝,又称燕巢,是金丝燕在自然环境中所分泌的唾液所筑成的巢穴,主要产自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等地。燕窝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珍贵的滋补品,在中医和传统养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现代科学研究也逐渐揭示了燕窝的多种健康功效。 首先,燕窝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尤其是含有丰富的唾液酸,这些成分对增强免疫力有积极作用。长期食用燕窝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

    2025年8月13日
  • 运城市君合一堂养生

    君合一堂养生是一种融合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健康管理理念的养生方式,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注重身心平衡与自然和谐。君合一堂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与自然界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在养生过程中应顺应四时变化,调和阴阳,保持气血通畅。 君合一堂养生的核心在于“调”而非“治”,主张通过饮食、起居、运动、情志等方面的调理,达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其养生方法包括…

    2025年7月2日
  • 运城市苏子降气丸

    苏子降气丸是一种传统中药制剂,主要用于治疗肺气上逆、痰多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该药由多种中药材配伍而成,具有良好的止咳化痰、平喘降气的功效。 苏子降气丸的主要成分包括紫苏子、前胡、厚朴、甘草等。其中,紫苏子是主要的药材,具有宣肺降气、止咳平喘的作用;前胡则能清热化痰、疏散风热;厚朴能够行气宽中、消胀除满;甘草则调和诸药,增强整体疗效。 该药适用于因肺气不畅、痰…

    6天前
  • 运城市24式养生扇

    24式养生扇是一种结合传统武术与现代健身理念的新型健身项目,它以扇子为器械,动作柔和、节奏舒缓,深受中老年人喜爱。养生扇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还能调节情绪、增强身体协调性。 24式养生扇的动作设计源于太极拳和传统扇舞,每个动作都讲究“柔中带刚”,强调呼吸与动作的配合。练习时,通过开合、旋转、提拉等动作,可以锻炼四肢关节,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 练习2…

    2025年7月2日